【异名】蔓荆实(《神农本草经》),荆子(《本草经集注》),蔓字(《中药材手册》),万荆子(《浙江中药手册》)。
【释名】《本草纲目》云“其枝小弱如蔓”,又与牧荆相似,故名。药用其子,名蔓荆子。
【基原】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L.var.simplicifolia Cham.或蔓荆Vitex trifolia L.的干燥成熟果实。
【挥发油化学成分】7-异丙基-1,1,4 a-三甲基-1,2,3,4,4a,9,10,10a-八氢菲(18.41%,1)、松油醇(17.56%,2)、4a-反式-7-甲基1,1,4a-三甲基1,2,3,4,4a,9,10,10a-八氢菲(4.78%,3)、杜松烯(0.77%,4)、螺[4.5]-1癸烯(0.76%,5)、4,7-二甲基-1-(1-异丙基)六氢萘(0.74%,6)、2-异丙基-5-甲基-9-亚甲基-二环[4.4.0]-1-十烯(0.64%,7)、β-丁香三环烯(0.40%,8)、[1AR -(1Aα,4α,4Aβ,7Bα)]-1A,2,3,4,4A,5,6,7B – 八氢化-1,1,4,7-四甲基-1H-环丙烯并[E]奥(0.22%,9)、Aristolene(0.22%,10)。
【性味】辛、苦,微寒。
【归经】归肺、肝、膀胱经。
【功效】疏散风热,清利头目,除湿利关节。
【主治】用于风热和肝热之头痛,偏正头风,昏晕目暗,眼赤多泪,目内睛痛,齿龈肿痛,风湿痹痛。
1.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主筋骨间寒热,湿痹拘挛,明目,坚齿,利九窍,去白虫。久服轻身耐老。”
2.《本草纲目》:“蔓荆实,气轻味辛,体轻而浮,上行而散,故所主者皆头面风虚之症。”
3.《药品化义》:“蔓荆子,能疏风、凉血、利窍,凡太阳头痛,及偏头风,脑鸣、目泪、目昏,皆血热风淫所致,以此凉之,取其气薄主升,佐神效黄芪汤,疏消障翳,使目复光,为肝经胜药。”
参考资料:芳香中药学;药典
邮箱: 2232917767@QQ.com
电话:13880182781